进化者同盟

同情弱者是对大自然最大的不敬。

希特勒

意识形态:社会达尔文主义、精英主义

武装力量:国家武装

权力形式:寡头独裁、贵族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平民区)

历史沿革:

五百年前,世界毁灭。在人类的幸存地上,封建宗教政权——天空教统治了两百年,最后被“希望革命”推翻。西边建立起了“希望联邦”,而东边则建立起了“进化者联盟”。

进化者联盟的开国者并不是真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而只是借助达尔文的理论为革命构建合法性——毕竟在“希望革命”和“考古大发现”以前,幸存人类能够学习的公元年代知识并不多。他们声称:“要想让人类得到进化,并最终走出圣地(幸存地),必须推翻天空教!”东边和西边的革命几乎同时发起,很快就推翻了天空教。这之后,由于天空教为了隔绝不同人群而在东西边交界上建立的防线,几乎人为地划出了国界,希望联邦和进化者联盟索性搁置争议,各自建国,签订和平协定,约定共守和平。

进化者联盟(简称进盟)在治国过程中,也开始腐化起来,一部分革命获益者开始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建立起奢侈的物质享受。面对现状,最高权力机构“进化者联盟最高委员会”设立了精英体制,将既得利益者与其他的各行业优秀精英官方授予“精英”身份,以法律形式保证他们的利益优先,但同时规定他们“有着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义务”。

早期进盟的主张是“精英虽然高于人民,但也来自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相信,给精英更好的待遇,可以让精英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促进更多精英被发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进化。

初期,这种治国理念起到了一定用处,特权利益被法律保护的统治阶级逐渐减少对灰色利益的探求,行动效率也有所提高,这些“精英官僚”和“行业先进模范”带领人民实现了进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但自从基因科技在进盟快速发展开始,一种新的理念在进盟受到欢迎——基因优生学。基因优生学的支持者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因普查已不再是难事,应该直接从新生儿中挑选优秀基因携带个体,并针对性地对其倾斜资源进行教育,使之成为精英,这样的精英能够更好地带领进盟“走出圣地”。

该理念被进盟高层采用后,一切就不可避免地开始彻底滑向极端。精英群体中的青年人们结成团体与“模范派”(精英为人民服务理念支持者)斗争,并最终执掌进盟。

他们开始在全进盟进行基因普查,并筛选出优秀基因持有者进行社会化教育,甚至与其亲生父母隔绝,建立“精英区”,与“平民区”之间用高高的城墙隔离,使精英与平民完全成为不同的人……

“为人民服务”的精英模范理论被推翻,精英进化论广受推崇。精英们认为这种理论更符合进盟的主旨,所有的政策都开始倾向于将“精英”与“平民”享受到的资源和世界彻底区分。

但是——他们依然留下了平民与精英之间的上升渠道,并积极改善平民区的民生情况,使得进盟社会依然保持总体稳定。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会老,而后浪推前浪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纯血派”,这个新的青年团体,开始在精英区里扩张。他们声称,“全圣地只需要有精英就够了”,整个圣地(幸存世界)的资源供给精英,要比供给全人类有用得多,这样人类才能更早地“走出圣地”。他们希望系统地驱逐非精英,直至消灭,用机器耕耘土地、开展生产,而他们只需要在这“纯血”的世界里享受这一切。

不过他们对外并不这么说,而是声称要用战争“淘汰”掉希联土地上的“劣等人”。他们认为,希联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是圣地上的毒瘤,剥夺了人走出圣地的意志。

于是他们在夺权成功后,悍然发动了星都战争。

理论与实践:

①显然,进盟的意识形态经历了一个个发展阶段。总的来说,从精英进化论开始,进盟就彻底滑向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而纯血派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弱者不仅需要被隔离,还应该被灭绝。

②基因科技的发展支撑起了精英进化论,大机器生产的全面自动化支撑起了纯血派。可以说,进盟的意识形态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关系紧密。

③在纯血派之前,精英进化论者(传统派)对平民区采取放任态度,大体上会做做改善民生的工作,但优先将资源倾斜到精英区。事实上,生活在平民区比生活在精英区更自由——因为统治者不在乎平民区的文化和社会现状,但一定会牢牢控制住精英的行动和思想。

④进盟平民区由精英和平民官员共同治理,类似于资产阶级民主形式。精英统治者会将精英区的政策带到平民区,但这些政策并不会管理到平民区的方方面面——更多的事情需要平民区自行决定。这时,官僚和平民区资本家便起到了平民区实权者的作用。

⑤纯血派掌权后,开始大肆屠杀平民区中的“劣等基因者”,以提高“优质基因者”的出生概率。此外,纯血派不再关注平民区民生,而是以战争转移平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