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联复国军
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口号之一
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军事民主
组织性质:从属于希望联邦临时政府
权力形式:军事民主、民主集中制
历史沿革: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朴素的信仰。当祖国面临危机的时候,这种信念却能使人发挥无穷的力量。
星都战争,是进化者联盟悍然撕毁和平协定,于两国的“和平日”——1月1日发起的突袭。这场战争中,90%左右的星都人民死亡或失踪,仅有少部分来到青都。此后,敌人虎踞星都旧土,对青都发起了持续进攻。
青都人沉痛于国家的沦亡和分裂,旧星都人更是沉痛于亲友的逝去、故乡的毁灭。但悲痛和愤怒的距离,是希望。缺乏战胜天使的手段,只能被动防御,却打不死一只天使,这使得人们仿佛看到了战争的结局,陷入绝望。
希望联邦,面临着希望殆尽的危险。
直到天策科技公司开发出了“集束灵魂”技术。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个不断地招募着志愿者冲向城市护盾的漏洞,努力探索着战胜天使可能的公司,真的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希望点燃了,民意点燃了。痛苦化为了愤怒,化为了军人们手握武器的坚定眼神。
“同胞们,加入复国军,收复我们的国土!”
叶心的振臂一呼,促成了复国军的成立。兵工厂开始量产灵魂步枪,研究机构开始积极研究灵魂科技,速食品和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无数卡车支撑着千千万万复国军开始了护盾外的游击战争。人们在护盾外的国土上,或开着机甲,或手持步枪,以不同的分工有序地歼敌、开辟据点,夺回了许多土地,也目睹了天使对星都的毁灭性破坏,和虐杀平民的地狱残迹。
愤怒的子弹向天使发射着,无数天使低下了他们的头颅。但是,复国军战士的愤怒,始终是一种理性的、追求希望的愤怒。
在希共的支持下,复国军开始在军中开展爱国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并以此来选拔军官。相较于希共的党课,复国军爱国教育过滤了意识形态影响,专注于爱国、(军队)民主、(军队)平等等理念,并重视其军事实用性。这使得民主党无意阻挠爱国教育,爱国教育得以在复国军中普及。
复国军的最终目标是:收复星都,整合夜都,重建希联,消灭好战分子。为此,复国军及其背后的合作政府愿意接纳所有珍惜和平的势力,这也是青都积极和教团国建交的原因。在作战时,复国军发现了一些被进盟(或斯卡雷特帝国)用于向天使供给灵魂而过的生不如死的进盟人,他们并没有向这些人施以报复,而是划出居住区,进行再教育,帮助社会接纳他们,也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新的人生。复国军认为,在收复星都后,应当调查进盟的社会情况,并以此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解放哪些人,消灭哪些人,改造哪些人。
理论与实践:
①爱国主义是复国军的立军之本。“集束灵魂”技术诞生后,无数心怀希望的青壮年人士加入了复国军,拿起武器与天使作战。支撑他们的信念便是——守卫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夺回属于希联的故土。复国军的爱国主义与深黑军团的“爱国”并不相同——复国军珍视人民自发的爱国愿望,并针对这愿望进行引导,将人民引导至进步的理念。复国军旨在建立一个幸福、安全而和平的希联,复仇则并不是最主要的事情。
②复国军作为军事组织,其内部实行军事民主。既有军队的纪律,又主张民主。复国委员会向各小队和上级组织派遣军官,战场上、训练时,士兵们需要根据既有规则服从指挥。但日常生活中,士兵们随时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小队和组织的情况,参与集体会议,与其他同志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权通过专门渠道反馈问题。军官只有让士兵服从军事命令的权力,其他时候士兵们只需要遵守军队规定,严禁设立私法。
③复国军的士兵之间只有职务之分,没有地位之分。士兵有权对任何职务的其他人以同志相称。在物质待遇上,军官和士兵除军功奖励外,平均配给。
④希共和民主党都在复国军设立了党务部,在军队中发展党员。复国军民主党以救国派为主,高级军官较多。